怎樣面對篩網的價格困擾
篩網或篩板,由于具體客戶特定的設備、具體的物料、不同的加工環(huán)境等因素,具有相當強的“差異化”“唯一性”。盡管公司不斷實驗新材料、增加新模具、改進新工藝、引進新設備、研發(fā)新產品等措施,竭力打造適合不同要求的篩網或篩板品種或類型,但是篩網或篩板,幾乎沒有任何一種可以包打天下,是“多功能”、“萬能型”,就像量身定做的衣服,絕不可能是量產的標志服裝!只能說是有所側重、有所傾斜罷了。有所得,就有所失,有些性能提高了,隨之有些性能就相對下降。2000年以前,篩機大多為1230/1248/1545/1548/1845/1860等型號(前兩個數字為篩機寬度、后梁給數字為篩機長度),近幾年一般是2160/2460/2470/3070等,篩機不斷變寬加長,其帶來的結果是篩面增加,產量提高,對篩網的材質、工藝、耐磨性能、篩分效率、使用壽命等,提出了更高的要求!因此,要想訂購最適合自己的篩網,最好是與客服詳細溝通,盡最大努力,表述清晰的、具體的數據或要求,盡量做到量身訂做,不要人云亦云,單純以價格作為選擇篩網或生產廠家的唯一依據!
不管篩網用戶有關人員,對篩網的接觸時間長短或是否“專業(yè)”,不可能在對產品的了解上超過生產單位,有些指標,特別是化學成分、抽象因素(比如奧式硬度、抗拉強度、屈服點等)無法用外觀檢視或經驗判定,正確的合作方式是加工企業(yè)的相關人員,定期回訪,針對具體客戶的具體問題,對產品不斷改進、及時調整產品類型,就像中醫(yī)治病,不相同的病癥,不同的年齡、體重、性別、身體的反饋機制等因素,使用不同的“處方”,不同的“配伍”,千篇一律,簡單、草率,不做相關后續(xù)服務,人力物力是節(jié)省了、加工是簡單了、價格可以“血拼”了,但是使用效果,永遠沒有可能達到客戶理想中的效果!所以,產品的價格,應該是最合理、最客觀的表現產品價值!此時,客戶對篩網的選購,是“買著省心,用著放心”,不當競爭帶來地最低的價格,往往是最糟糕的服務。對此,有句話是:買著開心,用著糟心!
對企業(yè)來講,降低生產成本,是必須的,但是過度強調省錢,往往會因小失大,造成損失的遠大于節(jié)省的“小錢”。就像路邊的地攤,盡管“清倉甩賣”價格低廉,卻很難贏得你回眸一顧一個道理!